筒葉菊阿多變種(Senecio scaposus var. addoensis (Compton) G.D.Rowley):三角形,尖端為湯匙形或淺葉平葉尖。分布于南非東開普省埃滕哈赫區(qū)。
亞灌木。植株肉質(zhì)多漿,莖較短,非常多。葉基生,呈蓮花座狀排列,葉細(xì)圓簡形,長6-10厘米,直徑4-7(-10)毫米,成簇狀向上傾斜并在緊密的蓮座叢中生長,尖端銳尖或有點匙形,初生葉帶銀白色,被有絲狀茸毛,老葉光滑,翠綠色。頭狀花序,花梗粗壯,單生或(很少)分枝,著生3-5個頭狀花序,花黃色,長約3.5厘米,類似雛菊,花盤多數(shù)黃色。花期夏季。
原產(chǎn)于南非干旱亞熱帶地區(qū),從西開普省的小卡魯(Karoo)到南非東開普省的基河。中國有引種,各地均有栽培。該物種生長在砂巖峭壁的壁架上、陡峭的巖石山坡上,以及奧爾巴尼灌木叢和東部山谷布什維爾德生物群落的干旱河谷中,在沙質(zhì)、礦物貧瘠和酸性土壤中生長。喜陽光充足,也能耐半陰。喜冷涼的環(huán)境,畏寒,耐干旱,忌強陽光直射,怕水漬。適宜在疏松、透氣性好、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中生長。
甜菊葉也稱甜葉菊, 是一種可在花園中種植的植物。這種植物屬于菊科, 原產(chǎn)于南美洲。甜菊糖 苷200 多年...
尖葉粉花繡線菊、光葉粉花繡線菊(紅花繡線菊)、 急尖葉粉花繡線菊。拓展:1、粉花繡線菊漸尖葉變種,葉片長卵形至披針形,先端漸尖,基部楔形,長3.5-8厘米,邊緣有尖銳重鋸齒,下面沿葉脈有短柔...
早田氏爵床(臺灣植物志第二版,1998)(變種)澎湖爵床(臺灣植物志,1978)草本,莖鋪散或外傾,密被長硬毛。葉幾無柄,多汁,卵形或近圓形,長10-16毫米,寬8-10毫米,頂端鈍,基部圓或?qū)捫ㄐ危?..
幼葉具有白色至銀色的氈狀涂層,隨著年齡的增長可能會脫落。這種氈狀的覆蓋物適應(yīng)了植物生長的干燥條件,并能反射陽光,防止過熱或燃燒。
扦插:主要采用扦插繁殖。扦插于4-5月進(jìn)行。選取健壯半木質(zhì)化的莖枝,截成長3-6厘米的段,每段保留小葉,插入沙壤土或蛭石中,噴水保濕,放半陰處,很容易生根。
分株:在早春結(jié)合換盆進(jìn)行。將植株從盆中倒出,根據(jù)莖葉疏密情況,連同根系分切成數(shù)叢,分別栽植上盆,澆1次透水,放陰涼、通風(fēng)處。
栽植:春季栽植或換盆。采用盆栽,盆土用腐葉土2份、粗沙2份、谷殼炭1份混合配制成的培養(yǎng)土。栽后放庇蔭處養(yǎng)護(hù),恢復(fù)生長后進(jìn)行正常管理。
光照與溫度:生長適宜溫度16-22℃。春、秋季為生長旺季,可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。夏季炎熱進(jìn)人半休眠狀態(tài),應(yīng)搭棚遮蔭,或放在樹下疏蔭處,保持通風(fēng)良好。冬季應(yīng)入室,溫度保持10℃以上,并且放在有陽光照射的地方,多接受光照。
澆水與施肥:生長期要適當(dāng)澆水,盆土以保持濕潤偏干為宜,盆土不可過濕,寧干勿濕。夏季高溫期要控制澆水。冬季減少澆水,盆土保持干燥。生長期每月施1-2次腐熟的稀薄餅液肥即可。
筒葉菊莖叢生,直立或斜向生長,株形緊湊,枝繁葉茂。肉質(zhì)多漿的圓柱形葉片,銀白或翠綠,極其美麗,為觀賞價值較高的室內(nèi)盆栽觀葉植物。宜淺盆栽培,于室內(nèi)幾案、書桌上擺設(shè)。
格式:pdf
大?。?span id="p8gysvk" class="single-tag-height">176KB
頁數(shù): 2頁
評分: 4.7
紅葉石楠因其葉色鮮艷奪目、觀賞性佳,對氣候和土壤適應(yīng)性強,在園林綠化中大量應(yīng)用。本文對紅葉石楠的病害種類和防治方法做了簡要概述。
格式:pdf
大?。?span id="ljl3fzs" class="single-tag-height">176KB
頁數(shù): 2頁
評分: 4.6
紫葉李作為優(yōu)良彩色葉樹種,以葉色鮮艷聞名,在其整個生長期滿樹紅葉,尤其春、秋兩季葉色更艷。在園林中與常綠樹配植,綠樹紅葉相映成趣。春季,紫紅的嫩葉中綻放出白色的小花,典雅俏麗;夏季,暗紅的葉子郁郁蔥蔥;深秋落葉后,幼枝紫紅,仍不失為冬天一景,是觀花、觀葉的優(yōu)良品種。廣泛應(yīng)用于園林綠化、防護(hù)林、風(fēng)景林、庭院、行道樹和綠地點綴等,因此廣為栽培。若引種栽培及管理不當(dāng)也易發(fā)生各種病蟲害,嚴(yán)重影響其觀賞價值。1紫葉李形態(tài)及習(xí)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