造價通
更新時間:2025.05.17
光相位延遲器延遲量的智能化測量

格式:pdf

大?。?span class="single-tag-height">389KB

頁數(shù): 5頁

從瓊斯矩陣理論出發(fā),利用偏振鏡、分束器和鎖相放大器以及微處理器,搭建了測試系統(tǒng),實現(xiàn)了數(shù)據(jù)的自動化處理。利用閉環(huán)反饋控制系統(tǒng)和高精度步進馬達,對旋轉角度進行了反饋控制,利用Si光電探測器,使用范圍覆蓋近紫外到近紅外,創(chuàng)建的測量系統(tǒng)具有測量精度高,重復性好,自動化程度高,操作簡單的特點。經(jīng)過對菲涅耳菱體型相位延遲器件的測試,測量誤差小于0.3%。該系統(tǒng)也可以用來測量其他類型器件的相位延遲,在偏光測試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。

菱體型消色差延遲器的優(yōu)化設計

格式:pdf

大?。?span class="single-tag-height">392KB

頁數(shù): 3頁

通過對菱體型延遲器件進行優(yōu)化設計,能夠改善其消色差性。根據(jù)光在介質表面全反射時發(fā)生相變這一原理,分析了一個具有3個全內反射面的菱體型延遲器件,得出了相位延遲δ與全內反射角θ和相位延遲δ與介質折射率n的關系。通過對δ與θ和δ與n的關系分析,顯示了擴大材料選擇范圍的可行性。結果表明,較大的全內反射角的選擇有利于改善延遲器件的消色差性。

熱門知識

延遲器

最新知識

延遲器
點擊加載更多>>

相關問答

延遲器
點擊加載更多>>
專題概述
延遲器相關專題

分類檢索: